今年海綿鈦回暖現象需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勢
對于今年的海綿
鈦回暖現象,可以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勢,但不能"樂極生悲",否則回暖又將曇花一現。據市場分析,價格應該在現有6萬多的基礎上還會有一定的上漲空間,但不要期望值太高,價格不要漲得太多太快,不然,回暖持續時間較短。原因如下:
一是回暖過快過猛,必將刺激現產企業擴產,刺激停產企業復產的步伐,導致潛在的海綿鈦產能迅速爆發為實際產量,與市場小增長不匹配,引發回暖轉冷。
二是下游鈦加工企業海綿鈦進口渠道保持良好。倘若國內海綿鈦價格回暖過高,優勢漸失,勢必會導致下游企業增加進口海綿鈦產量(國內進口海綿鈦渠道保持良好,只要海綿鈦繼續漲價,
鈦加工企業會重啟進口渠道,況且進口海綿鈦質量還有優勢)。
三是海綿鈦價格回暖過快,有利可圖,國家儲備的上萬噸海綿鈦及鈦錠有可能走向市場(這個分析實現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排除價格漲到一定高位時讓儲備的海綿鈦走向市場。因為儲備的海綿鈦質量存在降級風險,儲備時間越久降級風險越大,存在合適的價格走向市場的可能性)。因此,期盼海綿鈦大幅漲價是不現實的,國家儲備也會起到潛在的調節作用。
四是現有幾家海綿鈦企業準備啟動、完善自有的四氯化鈦生產系統,一旦自己能夠自產,四氯化鈦瓶頸問題就相應緩解。據悉,年初停產的那家海綿鈦企業正在關注近期海綿鈦回暖現象,復產蠢蠢欲動。另一家停產的海綿鈦企業正在籌資注入準備啟動。
五是今年1-6月,國有企業利潤增加21.1%,重化工行業成"領頭羊"。據悉,利潤大幅增長的行業集中在石油石化、鋼鐵、煤炭、有色,其中石油石化等化工行業表現搶眼。大家知道鈦在化工版塊應用占比較大,既然化工行業轉好自然對
鈦需求是有刺激的。這也是記者分析今年海綿鈦市場回暖不同于往年的因素之一,這也是市場的差異性。但不管怎么樣,對鈦市場回暖期盼不要過高,畢竟當前海綿鈦仍然處在產能過剩的"洗牌"階段。
綜上因素,可以簡單歸納海綿鈦價格回暖的主要原因:應用領域逐步拓寬、市場出現小增長需求態勢;上下游持續去庫存見效,市場出現海綿鈦接近零庫存態勢;環保壓力越來越大,四氯化鈦成為海綿鈦企業原料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