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品鈦制品已經逐漸步入收獲期
據了解,一些鈦企業在4,5年前就已經推出了日用
鈦產品。只是當時國內市場依然以化工行業用鈦為主且需求旺盛,國內企業便沒有可以栽培國內的民用鈦市場。而自2013年化工行業需求不佳后,一些企業開始謀求改變,逐步將一些產品在國內市場上進行推廣,以求尋找新的業績點。但在推廣初期卻是困難重重:初期產品層次不高,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產品曝光率不足,普通百姓對其認知極其有限,認可度不高等。
近年來,隨著傳統化工行業需求受到抑制,國內多家鈦材企業將注意力向日常民用鈦制品市場。鈦筷、鈦杯、鈦水壺、
鈦鍋、鈦飾品等一些列新產品逐步亮相國內市場。日前,據業內人士向瑞道透露,今年我國新型民品鈦市場產量將破千噸,且將出現較快的增長勢頭。在經歷了5年的摸索嘗試后,國內產品質量明顯提升,且品種實現多樣化,不再單單是筷子、杯子這些單一的產品。隨著國內企業對市場的大力培育,其成效開始初步顯現。高端會議上采用鈦制品作為禮品;商店里開始出現做工精致的鈦首飾、飾品等;央視廣告宣傳中出現了博友制鈦的鍋具……。
最終的一切反應在市場上,就是民用鈦制品的產量明顯增加,且將保持較高的增速。雖然其產品絕對數量仍然較低,但未來其增長空間令人值得期待。而各個企業在經過深耕細作,制造出各具特色且質量優異的民用日常鈦制品后,其單位利潤率也將明顯高于傳統的化工用鈦產品。民用
鈦制品即將迎來收獲的季節,而此時的市場正處于關鍵期。若能避免低價競爭,做到嚴控品質,維護產品口碑,民用鈦制品市場的大豐收將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