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2000億美元關稅涉鈦目錄微調
由于美國市場對產品具有一定的質量門檻,故中國對美的鈦白粉、
鈦材出口量中的70%以上來自于業內的龍頭企業。4萬噸鈦白粉或1000噸鈦材的交易量對行業影響雖小,但對某一家企業來說,都是不可忽視的。從目前態勢來看,近幾個月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從1:6.3附近調整至1:6.9左右,人民幣貶值幅度也在10%左右。若后期人民幣匯率大體保持穩定,可以抵消掉10%左右的關稅漲幅。而在2019年關稅調整至25%之后,業內龍頭企業需要有更多的調整手段才可以保證對美出口不受影響,或者通過開拓其他市場來消化關稅影響。
就在美國財長姆努欽為代表的一眾美國高層官員向中國發出邀請,提議舉行新一輪的雙邊貿易談判之際,美國白宮在當地時間9月17日收市后發布了總統聲明。聲明中顯示,美國將繼續對約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征10%的關稅,于2018年9月24日生效,并于2019年1月1日起,關稅上升至25%。
與7月份公布的征稅目錄相比,最終目錄中取出了8108.90.00項,取而代之的是8108.90.20及8108.90.30,具體內容如下:
2614.00.30 人造金紅石
2614.00.60 鈦礦石及鈦精礦,除人造金紅石
2620.99.50 鈦渣,含鈦量40%以上的鈦渣產品
2823.00.00 鈦的氧化物
2827.39.30 鈦的氯化物
2850.00.07 鈦氫化物,鈦氮化物,鈦硅化物等
3206.11.00 干基重量大于等于80%的二氧化鈦的顏料和制劑
3206.19.00 含鈦量高于80%的顏料和涂料
7202.91.00
鈦合金,鈦硅合金
8108.20.00 鈦半成品,鈦粉末
8108.30.00 鍛造鈦制品
8108.90.20 未鍛造鈦,鈦粉
8108.90.30 鈦廢料
從上述列表中可以看出,美國增加關稅對我國鈦產業有實質影響的主要還是在鈦白粉及鈦加工材兩大類產品上。這也是鈦產業中產量最大的兩個下游制成品。據瑞道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共生產鈦白粉280余萬噸、各類
鈦材5.5萬噸;對美出口量為4.5萬噸及0.16萬噸。這樣看來,鈦白粉及鈦材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度并不大,分別為1.6%及2.9%。
與7月份公布政策不同的是,此次公布的2000億美元關稅目錄除了在9月24日起征收10%的關稅之外,還將在2019年1月1日將稅率提升到25%的水平。這意味著,中國生產的鈦白粉、鈦材將完全失去性價比優勢,幾乎被隔離在美國市場之外。同時,瑞道注意到,雖然中國生產的鈦白粉、鈦材對美國出口比重并不大,但其出口量主要來自業內的龍頭企業。也就是說,雖然中國鈦行業整體上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度較低,但對部分對美出口業務量較大的企業而言,其影響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