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帶一路” 云南鈦板,鈦棒等產品將崛起
近年來,云南省各大企業在新材料領域持續發力,紛紛加大投入,各大企業在新材料產業的大手筆投入不斷開花結果的同時,云南省優勢企業的產業鏈正不斷延長,附加值日益提升。云南鈦礦資源豐富,保有資源儲量1273萬噸,居全國第二位,是我國主要的鈦原料產地之一。經多年探索與發展,云南至今已形成以礦產采選、冶煉、加工為基礎,以科研、技術、人才為支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原材料產業體系。“云南鈦資源儲量豐富,鈦產業是高載能產業,云南有豐富的水電資源,十分適合發展高載能產業。‘十二五’期間,云南將聯合打造
鈦棒、
鈦板,以及鈦合金的材料,形成良好的產業基礎。”
2017年以來,云南圍繞“一帶一路”新材料發展規劃,以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為目標,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同時,以“兩型三化為核心,大力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速促進云南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著力構建“傳統產業、支柱產業+新興產業”的現代產業體系。未來一方面要發展高端的鈦產業,支撐中國的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另一方面是往末端發展,做出鈦的工業制品以及進入千家萬戶的
鈦的健康金屬制品等,圍繞著這些把云南的鈦產業做得更好,成為“有色金屬王國”的重要支撐點。省鈦業協會會長潘陽介紹,云南鈦業“十二五”規劃與列入“十三五”新材料重點規劃發力,在對外合作方面已取得明顯成效。
云南省政府已將“中國綠色新鈦谷”核心區—祿豐土官片區規劃為“云南省新材料產業生態集群示范園區”,并作為“十三五”云南省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核心園區來打造。目前,全省已探明鈦鐵礦30個,儲量5561萬噸,居全國第二,鈦精礦和高鈦渣供給充足,年產量25萬余噸,海綿鈦趨于高純化占全國產能1/10,鈦錠產能產量居全國前列。鈦產業鏈中的鈦材、
鈦棒、
鈦板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11%、40%,高端鈦白氯化法鈦白粉產能28.6%,產品遠銷35個國家(或地區),被國家認定為四個“中國鈦資源基地”之一。圍繞滇中鈦產業資源開發利用,形成了鈦礦采選到生產高鈦渣、氯化鈦白粉、海綿鈦、鈦材一條具有低成本、高質量競爭優勢的完整產業鏈,“中國楚雄綠色新鈦谷”已顯雛形。